李昕俞
孩子才是真正的治疗师
01
这一刻我明白了,这个孩子才是真正的治疗师,那个坐在治疗师位置上的人,她只是一个见证者,见证了在这个家庭治疗系统里的发生和改变。
02
“时间过的好快呀,我还想继续,我就想这样继续下去,一直都在咨询,因为我觉得好快乐呀。为什么要来咨询嘛,我当然也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啦,因为我不好,就会被爸爸扁,我不想被爸爸扁,我被爸爸扁得好痛啊。被爸爸扁无数次,也不知道爸爸会不会来咨询,他很生气,实在想不到办法就来咨询了…… ”
“你们认识吴老师吗?是吴老师推荐我们来这里咨询的,我好感谢她呀!”
这是曼陀罗婚姻家庭治疗工作坊(第二期)现场访谈,来访家庭中10岁的来访者(教学案例,共6次访谈),在最后一次咨询结束时的话语。
03
这一刻我明白了,这个孩子是真正的治疗师,那个坐在治疗师位置上的人,她只是一个见证者,见证了在这个治疗系统里的发生和改变。
这个被称为多动症的小学4年级孩子,刚来工作坊时,总是说我不会说,我不知道怎么说,让爸爸说吧。可是在最后一次咨询时,他抢着第一个说话,而且表达得那么清晰那么有层次,与刚来时不停闹腾的孩子判若两人。
在他看来,多动症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可怕,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坏,它可能是当我被扁得好痛好痛时,我就要发展出一种症状来对抗这种痛,于是爸爸妈妈就遇到各种麻烦和困难,家庭也因为孩子的多动症状走进咨询室寻求帮助。
孩子需要自己的心理空间,需要一个包容的生态环境,需要被看到,被理解和被尊重,而这一切并不能发生在家庭内部。因此,孩子就用症状的方式带领这个家庭来寻求帮助,寻求家庭互动模式的改变,寻求家庭情感表达方式的改变。烦恼即菩提,孩子的症状是来帮助这个家庭开悟的。
04
“我不想让它(症状)消失,我还想让它保留一段时间……将来我还想当你们那样的咨询师……”
其实,多动的症状是我发展出来的,是我需要的,是自我的保护机制。稚气的孩子甚至认为,为了能够来咨询,不惜要永远要保留这个症状。在孩子的眼中,多动症就像是一个捣蛋的朋友,它时不时在生活中冒出来,折腾下,捣乱下,来去自由。咨询就是引导这个家庭接受孩子的症状,而不是获得立即的改变。爸爸妈妈,你们明白这个感觉型的孩子吗?他想要的是一个自主自在自由的表达空间,和一个被尊重被理解的环境。当这些条件发生的时候,症状的改变才能发生。
哆唻咪,最懂你
厚实(12)
质行好看(12)
穿上好看(12)
质量不错(12)